记忆与学习
来源:杏林花开育心工作室 作者:杏林花开育心工作室 点击数: 发表时间:2020-09-08 10:13:52
A A A

 

记忆是学习的基础,是掌握知识的先决条件。作为以学习前人的间接知识为主的大学生,更应了解一下有关记忆的知识,学习使用科学的记忆方法,以达到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为进一步应用这些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现(再认、回忆)等方式,在人们的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记忆使人们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绪或从事过的活动保存在人们的头脑中,并在一定条件下被回忆起来。记忆与学习密不可分。人们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获得经验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记忆作为保存这些经验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记忆过程中的识记、保持与再现,实际上就是学习的不同阶段或不同方面。

1.遗忘的规律

为什么老师总是提醒学生要及时复习?为什么在复习大量材料的时候,我们总是看了后边的又忘了前面的,回头复习了前面的,后面的又忘了?重要的学习内容应放在什么时候复习效果最佳?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最初很快,以后逐渐减慢。遗忘不仅受时间因素影响,还受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学习的程度、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以及识记者的态度等都影响遗忘的进程,特别是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影响较大。实验研究表明,对于回忆的正确率来说,最后呈现的材料遗忘最少,其次是最先呈现的材料,遗忘最多的是中间部分。这种现象被称为系列位置效应。这一效应受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的影响。

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它随先前学习材料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也随保持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后摄抑制则是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对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它受前后两种学习材料的类似程度、难度、时间安排以及识记的巩固程度等条件的影响。

2.提高记忆效果的对策

根据遗忘的规律,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对策来提高记忆的效果。

(1)学习之后立即进行复习,加强记忆,并且以后还要再复习几次,但复习的时间间隔可以逐渐增加。比如学习的第一天后进行第一次复习,三天后再复习一次,再下一次的复习则可安排在一周之后。

(2)进行适当的过度学习,以加强对所识记材料的记忆。

(3)根据学习材料的性质安排适量的学习时间,同时要使前后两段时间中学习的材料尽量不一样,以避免它们之间的相互干扰。

(4)对学习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这也可以提高记忆的效果,避免过多的遗忘。

另外,还可以利用外部记忆手段,如记笔记、编提纲等,保持记忆的内容。同时还要注意用脑卫生。这对增强记忆力也是有益的。

作为学生的学习,在许多情况下以所能回忆起来的学习材料的数量作为衡量学习效果的标准,特别是在考试中,回忆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考试成绩的高低。

学了这些知识后,尝试在学习中使用它们,看看是否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3.影响记忆效果的因素

影响回忆的因素与条件主要包括联想、定势与兴趣、双重提取以及干扰。我们可以采取与上述因素相应的方法与策略来提高回忆效果。

(1)利用联想帮助回忆。时间空间接近的事物、事物间相反或相似的特征以及因果关系都能引起联想。同时,个人定势与兴趣也影响联想,从而影响回忆的方向与效果。

(2)采用双重提取帮助回忆,借助表象和词语的双重线索,提高回忆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3)学会排除干扰。经常有这样一种现象:话在嘴边却说不出来,这就是回忆过程中发生的提取困难。在考场上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让人非常焦急,却又束手无策。克服这种现象的简便方法是当时停止回忆,过一段时间再进行回忆。

联系我们

地址:陕西省西咸新区西咸大道

邮编:712046

电话:029-38185399

  • 心理咨询中心

  • 杏林花开育心工作室

版权所有:陕西中医药大学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陕ICP备05001612号-1 陕公网安备 61040202000395号